发布时间:2025-11-07 19:33:20 点击量:
HASH GAME -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
我们在生活中有一个常识,就是到医院看病时通常要先到检验科作化验,很多病是在有了检验结果之后才能作出临床诊断的。据专家估计,检验花费占病人看病费用的10%~20%,但提供了临床诊断70%~80%的信息。检验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,在医院属于辅助科室,但却是一门医学与生物学结合得最为紧密的学科,是生物医学中的前沿学科,生物医学的许多重要成果首先应用在检验医学领域,如获得诺贝尔奖的PCR技术,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,SNP检测技术等等。检验科室使用的产品被称为体外诊断产品,制造或提供这类产品的产业被称为体外诊断产业,国际上统称为IVD(In Vitro Diagnostics)产业。
上个世纪80年代,外国的IVD产品开始进入中国。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怎么解决不了自己看病化验的问题呢?在进口产品价格昂贵的压力之下,在全球化的进程中,一批民族IVD企业应运而生。其中,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,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酶法临床生化诊断试剂,由此诞生了中生公司(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)。这些民族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同行相比,实力相差悬殊,两者的竞争犹如蚂蚁和大象的较量。这些民族企业承载着与外国同行巨大落差的压力,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,走上了艰难曲折的创业道路。
早在1986年,一代伟人就高瞻远瞩地对“863”计划提出了要求:“发展高科技,实现产业化”。这句话,多么深刻,多么直白!这就是说,实现产业化是实施“863”计划的目的,也是检验的标准。不以企业为主体,怎么能产业化?小平这一指示的伟大与英明毋庸置疑,然而直到今天,真正懂得他老人家这一指示的人还不多,否则,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资效益必将进一步提高!在企业牵头主持“十一五”“863”计划重点项目的事实面前,仍然还有人以为这是“骗局”,发生这样的事不免让人感到荒唐,更让人感到几分遗憾。